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学前教育 > 正文

武王伐纣文言文翻译

2020-12-30 14:53:10 匠子生活

翻译是:

武王伐纣,坐了船渡过黄河。兵车刚用船搬运过河,太公马上命人把船在河里全部毁坏。说:“这回出兵,是太子去为他父亲报仇,大家只有去和敌人拼死奋战,不可存侥幸生还之心!”所过的渡口和桥梁,也都叫人全部烧掉。

武王伐纣,在孟津地方过渡,忽然,大波之神阳侯掀起了一个个巨大浪涛,迎着船头打来,狂暴的风刮得天昏地暗,连人和马都看不见了。这时,武王坐在船头,左手拿了一把黄金色的大板斧,右手拿了一只悬挂白色旄牛尾巴的指挥竿,瞪大眼睛,把指挥竿向前指着说道:“我既然担当了天下的重任,谁敢来违逆我的意志!”武王说完这话,顷刻间,风也停了,大波也止息了,于是军队安然渡过孟津。

武王伐纣,到了邢丘这个地方,忽然天下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也不休止,并且还发现战士们用的盾无故折为三段的怪现象。武王心里有点害怕,便召太公来问道:“看这光景好象是纣还不可以讨伐吗?”太公答道:“不然。盾折为三段,是说我们的军队应当分为三路。大雨三天不止,那是在洗我们的甲兵,让我们清清爽爽,好上路啊!”武王听了,说:“那又怎么办呢?”太公说:“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老鸦也觉得可爱;要是憎恶那个人,就连他巷子里的壁头也觉得可恶。现在的办法就是去杀光敌人,不要剩下一个!”

原文:

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咸刘厥敌,靡使有余。”

拓展资料: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1是质数不

1是质数不
1不是质数。质数,又称素数,有无限个。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换句话说就是该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的因数;否则称为合数。

惯性的概念是什么

惯性的概念是什么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比如行驶的机车刹车后不马上停止前进,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就不变位置,都是由于惯性的作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变化多端的端是什么意思

变化多端的端是什么意思
端的意思是:头绪。变化多端的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出自《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近义词:再接再厉、变化莫测,反义词:一成不变、一如既往。

环保手抄报

环保手抄报
首先在画纸上用铅笔定位起形,描完边后用橡皮擦擦去线稿,接着分别给不同的板块上色,最后借助直尺画出横线,这样环保手抄报就完成了。

胎儿青是怎么回事

胎儿青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的时候,身上总会出现一块一块的青斑,老人们会说这是在肚子里和神仙学习的时候上课不听话人家打屁股打的,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其实造成宝宝在肚子里面有青斑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时候是皮肤色素沉着形成也有遗传因素的关系。

学前儿童说脏话的原因

学前儿童说脏话的原因
儿童讲粗口,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程度,可以分成三类:儿童的低俗语言:儿童常常没有正确和错误的概念,被人说了一句脏话,他就会跟着说,这是一-种普通的心理。习惯性的粗口:如果一个小孩的模糊不清的粗口被大人默认或欣赏,那他就会养成一个习惯。

长x宽等于平方吗

长x宽等于平方吗
长乘宽不等于平方,等于面积,面积的单位是平方。面积公式包括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形面积公式、弓形面积公式、菱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多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什么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什么特点
具有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的特点。“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将相不和是因为什么

将相不和是因为什么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的官位一升再升,导致廉颇心存不满。廉颇认为自己骁勇善战,威震朝野,应该比蔺相如要厉害的,现在蔺相如却受君王的重用,所以导致“将相不和”。

赞美秋天黄叶美景的诗句

赞美秋天黄叶美景的诗句
赞美秋天黄叶美景的诗句有:王昌龄《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