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夜莺颂赏析

2021-07-01 14:47:37 匠子生活

总观全诗,《夜莺颂》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痛苦的感受,也诗意地描写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态度。诗歌融合了现实的忧郁和想象性的解脱,充分表达了人类生活经验的双重性。作者虽然因现实痛苦而倍感孤独,但创造性的想象和诗艺的心醉沉迷使他内心的生活极为丰富。借助想象,主人公在第四、五节中平抑了痛苦,但最后两节又和开始相应,回到这痛苦。

现实总代表着失意,想象则给诗人幸福,但无论是被引到哪一个方向,作者始终在反思,而反思总处于迷惑之中。在这生命状态的流动转换中,夜莺的歌声不仅表现为生命的理想、美的理想,也有了更为丰富的探索生命意义的内涵。

扩展资料

《夜莺颂》是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诗作。全诗共八节。开始写诗人自己听莺歌而置身瑰丽的幻想境界。继而写纵饮美酒,诗兴大发,凭诗意遐想,随夜莺飘然而去,深夜醉卧花丛,缕缕芳香袭面而来,诗人陶然自乐,心旷神怡,愿就此离别人世。

人都有一死,而夜莺的歌却永世不灭。想到此,梦幻结束,重返现实。在济慈看来,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是庸俗、虚伪和污浊肮脏的,而永恒的大自然则绮丽秀美、清新可爱。因而对丑的鞭挞和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抒情诗的基调。

评论家认为诗人以夜莺的歌声象征大自然中永恒的欢乐,并与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相对照。诗人把主观感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中,以情写景,以景传情,意境独特新奇,不落俗套。通篇由奇妙的想象引领,写来自然、流畅。另外此诗也是浪漫主义抒情诗歌中的力作。

作者简介: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英国诗人。出身贫苦。曾学医,做过医生助手。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厌恶资产阶级社会;向往古希腊文化,幻想在“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慰。

在一部分作品中也涉及社会政治问题,如十四行诗《致考苏斯科》、《写于李·亨特出狱之日》等。其诗优美,如《夜莺颂》、《秋颂》和《希腊古瓮颂》等。还运用希腊神话题材写有长诗《恩底弥翁》和《赫披里昂》。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化学方程式为∶2Mg+02=2Mg0(条件∶点燃)。镁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

曹冲称象两个科学原理

曹冲称象两个科学原理
“曹冲称象”两个科学原理是浮力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同时期文字记载最多的王朝。商王朝经历了三大阶段。前商时期,早商时期,晚商时期,相传17世31王,延续了500多年。

绘画风格有哪些

绘画风格有哪些
绘画的风格主要有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现代派及未来派等,绘画类型主要有水墨画、油画、版画、水粉画、壁画、漫画、工笔画、写意画、抽象画、青绿山水画等。

孩子情绪失控家长怎么办才好

孩子情绪失控家长怎么办才好
孩子情绪失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毕竟是小孩子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不是特别强,不光是小孩子,即使是大人也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所以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的问题,先看看孩子是因为什么导致的情绪失控。家长也要先管住自己的情绪,不能看见孩子哭闹也跟着发脾气,这样孩子会越哭越厉害。

3一6岁幼儿跳远标准

3一6岁幼儿跳远标准
3到6岁幼儿跳远标准为:3岁幼儿基本标准是40-43厘米;4岁幼儿基本标准是50-53厘米;5岁幼儿基本标准是75-80厘米;6岁幼儿基本标准是87-95厘米。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的特点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的特点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是一个知恩图报、忠诚、责任、适应能力强、朴素、智慧的勇者。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总督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奴仆。

专升本需要考专业课吗

专升本需要考专业课吗
需要。自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一般是以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组成,考生报读自考专升本,需要考试的科目有公共课程和自选专业的专业课程,考完并通过之后,凭着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文凭,即可申请自考本科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意思是什么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意思是什么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的意思是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出自明代杨继盛的就义诗。杨继盛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年仅40岁。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拔苗助长的故事

拔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一位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于是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于是他把每一棵秧苗都拉高了一点。他回到家里跟儿子炫耀,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一看,发现自己家的禾苗都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