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学前教育 > 正文

宝宝快七个月了还不会坐,家长问,正常吗?难道:运动发育迟缓

2023-04-24 13:46:39 匠子生活

老人经常讲“三翻六坐七爬,一岁左右叫爸爸”,也就是说宝宝三个月翻身到六个月基本坐稳了,七个月会爬了,一岁就可以叫爸爸了。

俗语有时候,是对的,但也不能全信

根据一些科学实验,孩子生长发育自由活动的发展,其实应该是先学会爬,再学会坐的。

回到正题,按照这位家长的提问,六个月宝宝,前庭系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能够不借助任何外物,独自坐着,用自己的胳膊将身体撑起,由睡姿变为坐姿。

可宝宝快七个月了还不会坐,需不需要到相关医院检查一下?

只要定期带孩子体检,孩子的生长发育正常!家长先不要担心,我们不妨先尝试和引导,让宝宝学会坐。

1、可以尝试慢慢帮助宝宝练习坐

让宝宝靠在软硬适中的椅子上坐一会,注意太软的椅子容易增加宝宝坐起的难度,太硬的椅子容易受伤。

椅子不行或者坐在婴儿车里练习几次,若宝宝坐不稳,家长可扶着宝宝坐,每天坚持一段时间,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宝宝太累,损伤宝宝腰椎。

2、增强诱导宝宝运动,提升身体力量

用宝宝喜欢的东西,吸引宝宝坐起来,家长可先让宝宝躺平,身下的垫子也一定要软硬适中,一只手抓着宝宝的两只小手,另一手拖住宝宝的颈部,过程中要温和不要伤及了宝宝腰椎,用宝宝喜欢的东西,吸引他向上抓。

在此同时慢慢扶着宝宝坐起来,之后再让宝宝恢复平躺,每天重复进行几次,帮助宝宝增强腰部力量,让宝宝能够坐稳。

重点:(引导宝宝自己锻炼出来坐的能力,要比大人强行培养出来的要好)。

提醒:任何经验,都只是一个参考作用,宝宝的生长情况不一,早一些的在5月左右就能坐了,晚一些的孩子7个月还不会坐,一般情况,晚一两个月都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宝宝身体和智力发育缓慢,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
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

孩子总是不爱吃饭 解决挑食的方法

孩子总是不爱吃饭  解决挑食的方法
孩子挑食不爱吃饭是有一个过程的。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不爱吃饭挑食。比如孩子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孩子就会出现不爱吃饭并且挑食,甚至有异食癖的情况。如果是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及时补充。并且平时也要通过饮食调节,让孩子适当多吃一些含微量元素高的食物。

孩子为什么总想打别人

孩子为什么总想打别人
孩子对语言的熟练度不够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就会想动手打别人。尤其是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所积累的知识和词汇量比较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或者是什么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思,着急的情况下就特别容易打,人尤其是对爸爸妈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会动手打,甚至会咬。

南橘北枳的寓意是什么

南橘北枳的寓意是什么
南橘北枳意思是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常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

秋天的天空可以怎样形容

秋天的天空可以怎样形容
词语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风轻云淡”、“万里无云”。形容秋天的天空的诗句有: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2、“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何画雪人简笔画

如何画雪人简笔画
首先我们画雪人的头,然后画出雪人的眼睛鼻子,画上腮红,画上嘴巴,给雪人加上帽子,然后画出雪人的身体,给雪人画上手,这样雪人的线稿就完成了,然后进行上色就完成了。

怎样快速记住英语单词

怎样快速记住英语单词
在上学的过程中背英语单词是很常见的一门课程,其实在英语单词的时候,快速的记单词方法,可以选择拆分法,增减字母法,应用记忆法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进行选择。

24的全部因数

24的全部因数
24的因数共有8个,分别为1、2、3、4、6、8、12、24。可以将24表示成另外两个数的乘积,这两个数都是24的因数,即24=1×24=2×12=3×8=4×6 。

一只想飞的猫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

一只想飞的猫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
《一只想飞的猫》作者是陈伯吹,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只猫。《一只想飞的猫》叙述了一只喜欢自吹自擂的猫厌恶劳动、顽皮无礼,不切实际地一心想飞而终于摔了跟头的故事,充满了轻松幽默的喜剧色彩。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节,将这只“想飞的猫”的懒惰、虚荣、骄傲自大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负数除法法则

负数除法法则
负数除法法则是:负数1÷负数2=(负数1÷负数2)=正数,负数÷正数=-(负数÷正数)=负数。总得来说,就是同号相除等于正数,异号相除等于负数。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