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学前教育 > 正文

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登高的意思

2020-08-31 18:14:06 匠子生活

登高的意思:登上高处,古有重阳节登高爬山的风俗。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有“茱萸插鬓花宜寿”,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菱形和矩形的交集

菱形和矩形的交集
菱形和矩形的交集是正方形。集合论中,设A,B是两个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那么有一个图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就只有正方形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刘禹锡的《浪淘沙》、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共六首古诗。

备孕前男人要吃叶酸吗

备孕前男人要吃叶酸吗
针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要不要吃叶酸还要看男人的身体状况如何。

季札赠剑的文言文翻译

季札赠剑的文言文翻译
延陵季子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没有献上剑,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出使在晋国,总想念着回来,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

西汉张骞是哪里人

西汉张骞是哪里人
张骞是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他是西汉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轩辕黄帝有几个妻子

轩辕黄帝有几个妻子
轩辕黄帝有四个妻子,分别是嫘祖、女节、肜鱼氏、嫫母。嫘祖,又名累祖,《山海经》中写作“雷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

清道夫比喻什么样的人

清道夫比喻什么样的人
清道夫比喻的是城市的清洁工。清道夫本意是指打扫卫生的保持干净的清洁工作人员,这本应该是褒义,但现在听到清道夫,大家都会想到一种鱼,这种鱼就是清道夫,现在的清道夫正在危害当地的鱼类。

吹风机吹头发先吹发尾还是发根

吹风机吹头发先吹发尾还是发根
一般头发清洗干净之后,我们可以借助吹风机来将头发吹干,毕竟利用吹风机吹头发是非常常见的护理头发的方法,通常人们在生活中会利用吹风机来吹头发,其中女性同胞使用的比较广泛,但是我们在利用吹风机吹头发时,也需要注意细节,一般吹头发时先吹发根然后再吹发尾。

小孩缺钙有哪些表现?怎样补钙?

小孩缺钙有哪些表现?怎样补钙?
小孩缺钙一般夜间出汗比较多,睡眠状况也不是很好,容易惊醒,特别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走路,腿没劲儿发软,而且孩子缺钙严重还会容易引起生长不良的现象。尤其是婴幼儿缺钙的症状,大多都表现为夜里面惊醒啼哭,睡觉不安稳。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句子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句子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