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霜降风俗的来由

2019-09-12 16:48:14 匠子生活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光看名字就造天气渐渐变凉了!这个时候,很多地方喜欢吃柿子,把自己补得透透的。那在古代还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呢?



      古代的霜降时节,依旧顺应了秋天严峻肃杀的一贯调调!自从汉代以来,就有操演比试射技,进行赏罚,逐渐形成惯例。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另外,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可不像现在只有清明和春节才扫墓。如今,虽然霜降扫墓的风俗很少见了,但霜降时节的“寒衣节”依旧保留,还是有不少人会在寒衣节扫墓。

      还有,因为霜降在秋末,古人比较看重在这时驱邪!比如,有些地方就用“送芋鬼”祈福!“送芋鬼”指的是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用干柴把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芋头,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亲们,你们对古代人过霜降了解了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曹操注重团队精神唯才是举能力强

曹操注重团队精神唯才是举能力强
曹操在很早之前便是意识到,人才是成就一番霸业必不可缺的关键,所以之后曹操便是连续三次颁布了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这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是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一起来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吧。

曹操权倾朝野势力庞大,为何至死都没有称帝

曹操权倾朝野势力庞大,为何至死都没有称帝
首先曹操虽然说有谋夺篡位之心,但是却并不想要背负骂名。曹操做了将近一辈子的汉城,心中对于汉朝其实非常的有感情,一开始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在自传中也曾经说过,自己只想要成为一个汉朝的臣民,就是因为天下大乱,在这种情况下,马上就进入到带兵打仗的道路。由此可见,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过谋朝篡位。

93年,骗子一人设局卖掉河北1座大桥,被捕后大笑:他们真去拆了

93年,骗子一人设局卖掉河北1座大桥,被捕后大笑:他们真去拆了
要问一个混子的境界有多高,看看今天的这位就知道了。别人每天是混吃混喝,而他竟然打起来国家公有财产的主意,企图把国家的桥给卖了。今天来看他的行为,我们不得不说一句真是胆大包天。但放在93年的时候,他不仅这么想,也真的在认真的筹划,寻找买家以及思考如何拆桥

赵惠文王的生平

赵惠文王的生平
赵惠文王,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葬于赵王陵。

皇帝送给乡亲18工咸菜

皇帝送给乡亲18工咸菜
这里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是泰国的郑信。郑信原来并不是泰国的皇室,而郑信的政权是靠夺取而来的。原先郑信的亲生父亲死的早,所以他被朝廷官员收为了义子。后来郑信刚开始在朝中当官的时候,职位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很难想象他后来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做到皇帝的位置的。

明朝那么多皇帝,为何大多都没活过四十岁呢?

明朝那么多皇帝,为何大多都没活过四十岁呢?
饮食过于的肥腻,经常性摄入高脂肪或者是高盐,再加上生活没有规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没有办法活过40岁,会造成皇帝的短命。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 "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 "
赵匡胤的子孙在北宋时期地位并不是怎么样,但是也同样得到了照顾。赵光义在成为帝王之后可能是因为内心愧疚,所以对于赵匡胤的后代都会比较照顾。可是这仅仅是赵光义,等到赵光义驾崩之后,接下来的这几位帝王就开始不断的打压赵匡胤的后代,特别是进入到宋神宗时期,根本就没有办法看得惯这些穷亲戚。

父子俩统统殉国捐躯

父子俩统统殉国捐躯
庞孝泰是唐朝人,他一生参加过许多战争,立过很多的战功,是百姓心中的大英雄。庞孝泰从小开始习武,并且有着雄心壮志,立志要干大事。他不断参加各种战争,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在百姓心中很有威望。在庞孝泰20岁的时候被封为刺史,管理南州。当时好多名门贵族归顺了唐朝。

郑成功的百年冤屈洗刷了

郑成功的百年冤屈洗刷了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明朝的抗击倭寇的大英雄,后来在明朝覆灭,清朝建立之际,他带着军队逃亡到了台湾,并且在那里有着自己的生活,而郑成功受到了什么冤屈呢,又是怎么洗刷的呢,这就要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几乎灭亡开始说起了。

曹操如果活到80岁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曹操如果活到80岁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曹操如果活到80岁司马懿是不可能会选择造反的,这一点相信大家也会特别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