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唐文宗征召四次说不吗,萧俛是心怀愧疚还是居功自傲

2024-06-19 18:42:18 匠子生活

萧俛四次拒绝入仕,主要原因是对官场的无奈及痛心,一心为改革却得不到支持。主要四召情况如下,第一召:是萧俛为母亲守丧为由感谢新皇帝信任,但恳以疾辞。第二召:萧俛守孝期满,欲召回重用,萧俛借口病情加重,即同意光荣退休。第三召:希望出任太子少师,萧俛依然坚拒,派弟弟进京替自己。第四召:萧俛的弟弟出任楚州刺史,皇帝令新刺史将“诏书匹帛”转交萧俛,但萧俛已病入膏肓,无法担任。

唐文宗征召四次说不的原因

1、仗义执言

萧俛与皇甫镈和令狐楚是一起考进士的同窗好友,之后皇甫和令狐仕途高升而萧俛只是一名小谏官,直到有一次为名相李吉甫仗义执言时才备受关注。裴均觊觎宰相高位,那时恰逢科考有个考生在试卷中讥刺时政,忤犯权幸等现状,惹得唐宪宗甚是不满。而裴均趁机大肆制造李吉甫与考生是故意捏造黑白,萧俛不顾自身安危,与几名谏官为李吉甫辩白,终于消除唐宪宗怒气。

萧俛从此一辩成名,自此被同窗好友推荐,加上唐宪宗很欣赏萧俛的魄力和才华,给与御史中丞职位,之后表现出色不断升职,在唐穆宗即位后,萧俛已成为宰相 。

2、持法守正

国家内忧外患,而唐穆宗和部分大成却不恤政事,喜游宴。谏议大夫郑覃忧心如焚,便与谏官上疏劝谏唐穆宗不要荒废基业,唐穆宗却震怒,萧俛知道唐穆宗恐要动杀心,变理直气壮为郑覃辩解,回答谏官也,唐穆宗立马自嘲道:“朕有过失,只有谏官敢于劝谏,乃忠臣。

萧俛在宰相职位矜矜业业,任命官员选拔标准近乎严苛,对奸邪之辈嫉恶如仇,时常深受舆论称赞。朝臣王播对空缺的相位贪恋已久,以重金拉拢重臣,另一宰相段文昌拿人手短,为王播求情。而萧俛不但拒收贿赂,还向唐穆宗当面揭发王播的买官的罪行。一时间舆论大哗,唐穆宗又不处理,萧俛不愿与王播共事,故接连三次上章求罢相任。事后唐穆宗为平息众怒,将萧俛升任为宰相之首左仆射,进封徐国公。萧俛自知辅助朝政时间过短,提拔太快于己于国均不利,三上章恳辞仆射,唐穆宗只好令其担任吏部尚书。萧俛嫌吏部非摄生之道,借口身体疾病为由改换闲散官职,远离政治中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历史上的华妃怎么死的?年羹尧妹妹年妃的下场

历史上的华妃怎么死的?年羹尧妹妹年妃的下场
华妃卧病在卧病在床之后,几天无疾而终,离开了人世,而在华妃病逝之后,雍正甚至都没有上早朝,而且还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更是多次的进行褒奖。在华妃去世的一个月之后,雍正马上就下旨直接将年羹尧赐死,更是要求年羹尧自行解决,可以说华妃的结局还是比较惨的。

世间福将曹仁的一生是怎样的

世间福将曹仁的一生是怎样的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从堂弟。曹仁擅长骑术弓箭,奉法守令,跟随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

古代盛行嫡长子继承制

古代盛行嫡长子继承制
想必学过历史的朋友们都清楚,古代多数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为什么王朝立继承人的标准是以长幼嫡庶为标准,却不以贤明为标准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兵贵神速的故事是什么

兵贵神速的故事是什么
为了统一北方,曹操亲率大军前去追击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曹操依照郭嘉的计策,加快了部队行军,突袭了蹋顿驻地。现在,人们用“兵贵神速”这个成语来表示用兵需要行动迅速,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是因为刘邦的文化素质以及个人修养,根本就没有办法让他得到更多人的赞誉。在刘邦的身上总会有很多流氓无赖的习性,而且一直都在撒泼耍赖。

柴绍是谁

柴绍是谁
柴绍,字嗣昌,是唐朝初年的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时期,柴绍初入仕途封为元德太子千牛备身,并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子。晋阳起兵时,柴绍一路攻城掠地,因功获封右光禄大夫。

为什么说是马超害死全家

为什么说是马超害死全家
马超少年成名,统领过10万大将,他跟许褚搏斗过200回合,跟张飞挑灯夜战,连关羽听闻马超来投降,都要上书诸葛亮,请求决斗。就是这样一个武将,却是五虎上将里面最悲情的一个,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经历了坎坷。

武则天儿子是怎么死的

武则天儿子是怎么死的
武则天的大儿子是被毒死的,第2个儿子是被逼之后自杀,第3个儿子是突然死亡,只有小儿子是因为疾病而死亡。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谁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谁
唐朝兴起的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自当官后,便开始倡导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韩愈还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韩愈的这种倡导得到当时很多人的支持

三英战吕布,如果把刘备换成赵云,吕布能撑多少回合(会落败,但绝对能走)

三英战吕布,如果把刘备换成赵云,吕布能撑多少回合(会落败,但绝对能走)
三国的历史中,大家对于吕布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三英战吕布了,先是张飞对战到吕布,之后是关羽上前帮忙,最后是刘备,三人齐心,吕布才走,但也并没有败势,很多人说是因为刘备战力不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