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

2019-09-11 14:02:34 匠子生活

颐指气使最早出自《汉书·贡禹传》,写作目指气使,唐朝诗人元稹在《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中改做颐指气使。

唐朝末期,朱温支持唐昭宗复位,后将政敌崔胤杀死。随后,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将傀儡皇帝唐昭宗放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朱温再三思索,将李振派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和朝廷百官。

李振到达洛阳后,他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同时,他还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人就训斥,很多人还敢怒不敢言。

渐渐地,这个故事就演变成颐指气使,用来形容权势者指挥别人时傲慢神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说的是谁?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说的是谁?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我国西汉时大将军韩信墓祠堂当中的一副对联。韩信出身草莽早期,年少时屈辱过活,一直靠人接济以度日。后来从军,亦不得志,直至遇到萧何,才慧眼识珠,把他推荐给刘邦,最终展露才华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汉。

董卓死前留6字流传至今

董卓死前留6字流传至今
东汉末年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的奸臣小人。说起奸雄,很多人肯定会说到董卓,因为他奸诈狡猾。但是董卓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多年在争执中叱咤风云,最终却被人刺杀。

曹操争霸路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没有及时灭了刘备

曹操争霸路上的一大失误是什么?没有及时灭了刘备
曹操争霸路上,其中最大的失误必然就是没有及时的杀掉刘备。如果当时刘备就已经被解决掉,那么在统一华夏的过程中,显然会更加的顺利。

杨贵妃给李白研磨是真的吗?

杨贵妃给李白研磨是真的吗?
杨贵妃给李白研磨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到现在也还没有得到验证。

鸡犬不宁出自哪里

鸡犬不宁出自哪里
鸡犬不宁出自唐朝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并且在收税时,使百信人人自危,闹得鸡犬都得不到安宁。这个词就用来形容嘈杂或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汉惠帝刘盈的一生是怎样的

汉惠帝刘盈的一生是怎样的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的嫡长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刘盈为皇太子。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刘盈继承皇位,并立鲁元公主的女儿张氏为皇后。汉惠帝在位期间,政治上实施仁政,减轻赋税。

立木为信是讲述谁的故事

立木为信是讲述谁的故事
立木取信的主人公是商鞅,讲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的故事。

皇帝去找忠臣结果被处死

皇帝去找忠臣结果被处死
光绪年间,武昌一个公馆出现两位租客,说的是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平常用的用品也都是刻有龙图案的,两位是主仆关系,年轻的是20多岁的样子,眉清目秀,稍微大的是看起来有50多岁,说话有一股阴柔的嗓音,还称自己主人为圣上。

明朝天启年间发生过核爆?

明朝天启年间发生过核爆?
明朝天启年间的的确确发生过一次大爆炸,是中国史上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关于这场爆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是众说纷纭,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目前存在的比较合理的说法,就是当时储存火药的火药库发生爆炸。

老皇帝摔倒在地都不敢扶(扶的臣子得到重用)

老皇帝摔倒在地都不敢扶(扶的臣子得到重用)
在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有很多的,在隋朝之前,有着事情实录制、察举制等多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但是一直都不是很合适。到了后来,隋文帝杨坚创建了科举制,并且被后来的唐朝发扬光大,以后科举制就代替了前面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成为了当时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