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是怎样的

2019-09-11 13:46:44 匠子生活

唐玄宗后期,享受生活,政治腐败。并且,节度使雄踞一方,成为唐朝皇室最大的威胁。其中,拥兵15万精锐的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交恶已久,而唐玄宗又不作为。

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以“忧国之危“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唐玄宗知晓后,派杨国忠去平叛无果,洛阳也被安禄山占领。洛阳失守后,唐玄宗又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杀死了封常清、高仙芝等忠臣大将。长安失守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逃离京城。逃到了马嵬坡后,六军将士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缢杀杨贵妃。唐肃宗即位后,发动了睢阳之战、邺城之战等一系列抗击战争,唐军逐渐压制叛军联盟。外加,叛军联盟本就矛盾重重,安禄山也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公元763年,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才得以结束。

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导致大唐国力锐减,由盛转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董卓袁绍他们为什么失败

董卓袁绍他们为什么失败
董卓袁绍这些人并不懂得怎样获得民心,或者说,他们并不知道民心的重要性,这也是董卓袁绍失败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为何没有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为何没有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没有选择朱棣,是因为朱棣根本不是马皇后所生,虽然在历史中有无数的史书上记载,朱棣的亲生母亲是马皇后,其实这无非就是朱棣的欲盖弥彰,根本就不是事实。

宋朝南迁后凭借半壁江山支撑了上百年,为何明朝却仅坚持了十几年

宋朝南迁后凭借半壁江山支撑了上百年,为何明朝却仅坚持了十几年
首先这是因为南明所处的环境很明显要比南宋更加的恶劣。北宋虽然被金国灭掉,但是在宋朝期间也只不过是丢掉北方的土地,丢掉首都,根基依然还存在。

万籁俱寂的故事

万籁俱寂的故事
万籁俱寂出自唐朝常建所著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一天清晨来到破山的兴福寺,看到笼罩在晨光中的寺院时有感而发的作出的,用来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有哪些本来是傀儡后来掌握实权的皇帝

有哪些本来是傀儡后来掌握实权的皇帝
​秦始皇、汉文帝还有汉宣帝。这三位皇帝原本都是傀儡,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是经过韬光养晦,经过隐忍之后,最终能够反击将对方打败,然后顺利的拥有皇权,甚至还能够开创一段盛世。

比秦始皇陵还神秘的王陵

比秦始皇陵还神秘的王陵
说起陵墓这件事情,自古以来许多皇帝都在登基以后不久,就会派遣专门使臣,在全国寻风问水,为自己寻找一片合适的风水宝地。由于古代工作效率比较低下,而且王陵修建礼数十分繁琐,这项工作自然也就需要耗时数十年。

海瑞为什么罢官

海瑞为什么罢官
嘉靖年间海瑞巡抚应天,路上遇到有人拦路告状。状告前任内阁次辅徐阶的儿子徐瑛,强抢民女小兰,并联合县令,打死小兰祖父。徐阶却买通太监、权贵,海瑞识破奸计,果断处决徐瑛,然后以退为进,交出官印,直接罢官归里。

暗度陈仓的故事

暗度陈仓的故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将巴蜀、汉中三郡都分封给了刘邦。刘邦为了消除项羽的猜忌,在去领地途中下令烧毁了所有入蜀的栈道。

宰相在议政时要皇帝闭嘴(后被杀)

宰相在议政时要皇帝闭嘴(后被杀)
这个故事发生在后汉,那时候的皇帝是刘承祐,而那时候的宰相则是杨邠,故事是这样的,那时候的先帝去世,在去世之前便是让杨邠还有两位大臣一同辅佐新帝,也就是后来的刘承祐。

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三大原因)

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三大原因)
马陵之战可以说是秦国的卫鞅给魏国设的一大圈套,让魏国自己中计,之后马陵之战失败,魏国再也没有了实力与秦国抗衡,所以也就是在马陵之战以后,魏国实力大大的下滑,至于为什么,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