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刺客去杀此人结果却自尽

2022-08-21 15:51:01 匠子生活

刺客去杀此人结果却自尽

这个被刺杀的人就是赵盾,出生于公元前655年,是晋襄公在位时期的一位忠臣。晋襄公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还很小,没有能力去治理国家,这时候的赵盾就希望能够让晋襄公的弟弟称王,因为弟弟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但是当大臣们要立晋襄公弟弟为太子的时候,晋襄公的妻子就出来大闹,把晋襄公搬出来使用苦肉计,于是,让赵盾换了想要换太子的想法。

因为赵盾想起来,他是先皇身边最为信任的人,晋襄公让他好好的照顾家人,但是他又怎么能把太子换掉呢,于是他又劝说大臣们好好的拥戴太子,让太子继承皇位。奈何,这时候的晋襄公的弟弟已经带兵到了城外,于是一场大战这样爆发,最后是赵盾取得了胜利,太子顺利当上了皇帝,也就成为后来的晋灵公。

但是晋灵公在位期间的表现让人很是失望,小时候他就很贪玩,但是长大了以后依然是玩性不改。那时候他总是喜欢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并且还一直都是小孩子脾气,饭菜不合口味就会很不高兴,并且残暴统治又显得不像是小孩子能干出来的。后来赵盾每次都会不厌其烦的劝说他,但晋灵公不仅不听,同时还对一直劝谏他的赵盾怀恨在心,而赵盾作为那个敢于劝谏他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仁至义尽了,却被晋灵公视为是干涉他的人。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晋灵公派了一个杀手去刺杀赵盾。当这个刺客凌晨到了赵盾家中的时候,却发现赵盾已经是穿好了衣物坐在床边。那时候的赵盾天不亮就起来,已经准备好进朝去上早朝了,并且他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想要劝谏君王的一些条例,也让这个刺客感动,于是这个刺客便放弃了刺杀,之后选择了自尽。之后的晋灵公还多次想要杀害赵盾,但是都被跟赵盾交好的人救下了,最后赵盾也是不得已被人诬陷逃跑,之后晋灵公就被赵家夺位,晋灵公也就没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孙权简介

孙权简介
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也是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帝王。孙权19岁时,其兄长孙策遇刺身亡,从此他开始掌管江东,成为一代诸侯。公元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招降甘宁,并剿灭了黄祖。

关羽被擒获后,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

关羽被擒获后,为什么没有自尽以保名节?
关羽被抓之后并没有选择自杀,主要是因为多个原因首先是时间来不及,另外也是因为在三国时期并不会选择杀被俘的人,最后一个原因是根本就没有想到对方会下黑手,所以这才是主要的一些因素。

隋炀帝惨遭李渊抺黑,更被后世严重低估

隋炀帝惨遭李渊抺黑,更被后世严重低估
提到隋炀帝,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都是这是隋朝的亡国君主,当时的暴政,贪图美色,无心政事可以说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历史上的隋炀帝真的是这样昏庸无道吗?

史上有名的大清官

史上有名的大清官
提到历史上有名的清官,那也是有不少的,因为事情都是对立的,有奸臣贪官自然是有清官的,在这里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三位最有名的清官,也是多数人都有听说过的名字。

历史上最高明的木匠皇帝(并非是朱由校)

历史上最高明的木匠皇帝(并非是朱由校)
提到木匠皇帝,很多人便是最先想到的就是朱由校了,因为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不管政事,只顾的上玩弄木头,所以差点丢失了明朝的江山, 但是这里要说的,并不是朱由校,而是另一位木匠皇帝,赵匡胤。

吕不韦罢相后,为什么因为嬴政的一封信而饮鸠自尽?

吕不韦罢相后,为什么因为嬴政的一封信而饮鸠自尽?
吕不韦自杀是因为自己的依仗已经全部得被抹杀。为了个人的尊严也只能够选择自杀,这是唯一的一个方法。

和珅往灾民的粥里扔沙子,却帮到了灾民(分辨真假灾民)

和珅往灾民的粥里扔沙子,却帮到了灾民(分辨真假灾民)
和珅往粥里撒了一把沙子,只有真正的灾民才会去吃。我们都知道在历朝历代,天灾人祸是肯定少不了的,因为天气这种东西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掌控,更不要说全看老天爷意思的古代了,如果有某个地方遭遇了旱灾或者水灾的话,那么灾民想要吃饭都成了一个问题,所以学会赈灾是非常必要的。

古代上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臣要一直跪着皇帝吗

古代上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臣要一直跪着皇帝吗
一开始的时候大臣们上朝全部都是坐着的,但是也并不是一直坐着,而是在商议事情的时候就会选择坐着,如果一进来就坐着,这其实就是一种大不敬。

诸葛亮斩马谡的真实原因

诸葛亮斩马谡的真实原因
诸葛亮斩杀马谡的真实原因是因为马谡因为自大,失守了街亭。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大军去了哪里?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大军去了哪里?
手下的这些大军依然还存在,只是已经进入到一个不堪一击的阶段,再说李自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必然也不可能会选择继续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