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真实的李元吉是怎样的?为什么李世民将他一起杀了?

2022-10-30 10:18:02 匠子生活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死李元吉? 

历史上的李元吉是一个心狠手辣,武术高强之人,但是在面对敌人时会比较懦弱,一直都会喜欢做逃兵。李世民选择将他杀掉,本身就是因为对方一直都会和自己作对。

李元吉一直都会针对李世民无数次,都想了解李世民的性命。在杀掉李建成之后,李元吉必然就成为自己登上皇位的阻碍,所以为什么就不直接选择一起杀掉?

李元吉其实一开始会站在李建成这一边,当然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李建成是太子拥有着较强的能力,未来成为皇帝的机会大概在80%,在此时哪有人会选择不支持太子而去支持李世民呢?李元吉也并不是单纯的希望李建成可以成为皇帝,也并不是看重李建成所许下的诺言,其实目标也同样是皇帝的位置,只是自己和两个哥哥比较更加的逊色,用正规的途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李建成来说,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两个人去斗争,最终两败俱伤,他就可以捡一个大便宜,所以经常性建议李建成应该除掉李世民,同时也会安排过暗杀,不过全部都被李建成阻止。甚至在李渊的面前也曾经提过,应该除掉李世民,这也是一个有野心之人才会有的急切程度。

李元吉相比之下更希望李世民死掉,所以每一次李建成的行动全部都会参与,即便是李建成不想要做的,他也会去做,就是希望他能够杀掉李世民。李元吉的存在给李世民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而且对于这个弟弟也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自然就会当成对手,这就成为了李世民要杀掉他的理由。把这一个人留下来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太多的作用,反而畏手畏脚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皇帝称呼的由来

皇帝称呼的由来
在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其实是从秦始皇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每个国家的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称“王”或者单称“皇”或“帝”,比如说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

蜀汉后期为何无人可用?与诸葛亮的选拔方式有关吗?

蜀汉后期为何无人可用?与诸葛亮的选拔方式有关吗?
蜀汉后期之所以无人可用,这和当时的政治有一定的关系。这其实和诸葛亮的选拔关系没有任何的联系。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唐朝都没有消灭安禄山 安禄山最后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这应该就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安禄山大概到死也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一辈子终于成为皇帝,却没有想到没有被敌人杀死,居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

屈原为什么要投江

屈原为什么要投江
想必大家都知道屈原,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来源就是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才设立的,大家也都知道屈原是抱石投江自杀的,但是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她到家后为什么会自杀呢?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她到家后为什么会自杀呢?
赵匡胤千里迢迢将他送回家中,但是被人不停的议论,是一个被抛弃的不贞洁,女子在当时的留言之下就只能够选择自杀。这其实和当时的国家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所有人的留言所以才会变成这样。

程昱简介

程昱简介
程昱,字仲德,是曹魏时期重要的谋士,他一生对曹氏父子忠心耿耿。黄巾军起义时,东阿县县丞王度反叛朝廷响应黄巾军,程昱带领百姓守住城门,并击败了王度。在刘岱被黄巾军斩杀后,曹操兵临兖州,在与程昱交谈之后,任命程昱为寿张县令。

从儿媳到宠妃,杨玉环竟凭心机脱颖而出

从儿媳到宠妃,杨玉环竟凭心机脱颖而出
杨玉环之前是唐玄宗的儿媳,但是之后却是变成了唐玄宗的宠妃,是因为杨玉环的心机呢,还是因为唐玄宗的原因呢。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其实也有着许多的无可奈何,有着许多的无奈,这也让大家看到帝王世家的悲凉。

朱元璋为什么要限制官员写的奏章字数

朱元璋为什么要限制官员写的奏章字数
茹太素就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这本身就是在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政治人物,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啰嗦的文官,基本上在每一次写奏章的时候,基本都是7000字到8000字,有的时候还是在上万字左右,让人觉得特别的烦。

胡皇后劝谏皇帝被打入冷宫后为何还能成太后?

胡皇后劝谏皇帝被打入冷宫后为何还能成太后?
是因为朝中有人产生不满,因此悄悄的去请胡皇后,也因为这一件事情可以翻盘,最终成为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