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古代河西走廊对中国的重要性?

2023-04-14 11:41:06 匠子生活

百度下载图片,如有侵权立删:

西汉时期开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的设置开始。西汉西北各边郡中,设置在河西走廊四郡年代最晚……设置河西四郡是西汉政府开通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四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河西走廊的地形。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圆900公里,南北宽从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走廊地带。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或者是中亚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与政治地位。谁控制河西走廊就能有丰富的资源,又有足够的武力作保障。
从整个大陆的位置看,河西走廊是连通中国与欧洲的主要连接站点。如果没有将河西走廊纳入管辖中,中原王朝跟西域的交往就会收到阻扼,反之则是兴盛的贸易往来,陆上丝绸之路也是由此而生,中亚的很多食品也是通过这条路传到中国的。汉武帝时霍去病,张骞打通河西走廊,凿空西域奠强汉不拔之基业。

唐朝时, 太宗父子克河西征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引万国来朝谓之盛唐。 宋先失幽燕于辽,后弃河西于李元昊,一蹶不振得弱宋之名。 朱元璋父子驱暴元于中原,征北元于长城外,收复河西兵锋直抵哈密,惜后世子孙无用,先退于边墙后弃守河西,准格尔由此坐大。 清康雍乾三世反复用兵于西北,收河西,平准格尔揽万里西域于中华,创中华各族大一统之局面,康乾盛世未必名不符实,虽后市子孙亦无能被罗刹抢走大片土地,但西域大部归中华之局面,至今未改。中原强则可定河西,收西域,通丝路,西北贸易之财可反哺中原。失西域,弃河西,丝路断绝则中原是重大财赋之地进而衰弱,外敌可凭西域之地得丝路之财,进而威胁长城,退可游弋于塞外。契丹,党项,女真、蒙古都由此而崛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渔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渔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渔翁》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七言体裁的山水小诗。柳宗元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转而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公主嫁人3天自尽

公主嫁人3天自尽
这个公主说的便是南燕时期的平原公主。平原公主原来是被皇许配给了段丰,那时候的段丰在达官贵族的子嗣之间可以说是很出类拔萃了,并且很有才能,所以那时候南燕的皇帝慕容德就将妹妹平原公主许配给了段丰。

康有为多次刺杀慈禧为何都失败了?

康有为多次刺杀慈禧为何都失败了?
这只能说康有为的运气特别差,或者说慈禧的运气特别的好,总之在经过三次刺杀之后都没有成功。

宋朝时期是没有棉花的 古人是怎么度过难耐的隆冬的

宋朝时期是没有棉花的 古人是怎么度过难耐的隆冬的
是用棉花来度过难熬的冬季。进入到宋朝末年,古代的人就会选择广泛的种植棉花,将棉花放在被褥还有衣服中,能够有效抵抗严寒。

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说了你别不信

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说了你别不信
中国儒家学术的历史地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过几千年圣人的积淀和总结,形成了贯通古今的理念和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圣人,他们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便是孔子和老子

称霸草原的匈奴最后去了哪里

称霸草原的匈奴最后去了哪里
曾经称霸草原的匈奴,最后的去处可能有三处,首先就是融入了汉族,其实绝大多数的匈奴人都是融入汉族了,自西汉开始,就不断的有匈奴人投靠汉朝,比如霍去病时期,匈奴的休屠王与浑邪王就率领数万部众投靠了汉朝,休屠王还有个儿子叫金日磾,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四重臣之一。

南院大王是什么官职(契丹高层首领)

南院大王是什么官职(契丹高层首领)
乔峰被封的南院大王等于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我们在平时看电视剧的时候肯定不会错过《天龙八部》这一部。我们都知道《天龙八部》中的主角乔峰最后是契丹人,而且名字叫做萧峰。萧峰也是被契丹的大王封了一个封号叫做南院大王,这个听起来有一些中二的名字,是契丹中的一个实权性位置。

古代驸马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驸马生活很幸福吗

古代驸马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驸马生活很幸福吗
驸马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幸福,在进入到帝王家之后,身份就已经出现华丽的改变,这其实就是等同于入赘,从此之后做事也不可以如此百无禁忌。

李元吉简介

李元吉简介
李元吉,原名李记劼(jie),字元吉,是李渊的第四子。李渊称帝后,李元吉进爵齐王,升任并州总管。武德二年时,刘武周进逼并州,李元吉丢下军队逃回长安,使并州失陷。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呢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呢
建文帝因为没有找到过,所以也不知道最终的下落是什么,但是看历史的记载也会知道会有两个情况,要么就是因为一场大火而死亡,要么就是直接扮成僧侣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