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三国刘备究竟建立的是汉国还是蜀国

2024-05-29 12:23:57 匠子生活

三国时期的刘备,一个历史和文学双重塑造下的英雄人物,其政权的国号经常成为历史讨论的一大焦点。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和东吴。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为“汉”,这一点在其本人和政权的官方文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世称其为“蜀”或“蜀汉”,更多是出于地理和记述上的方便考虑。对于刘备及其政权来说,他们始终视自己为汉室的正统继承者,致力于恢复和继续东汉的统治。

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时,正式国号为“汉”,这是为了强调其政权作为东汉合法继承者的正统性。刘备自认为是汉朝皇室的后裔,其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恢复汉室的旗帜之下。这一点在史书和刘备自己的公文中均有明确表述。因此,从刘备本人和他的政府角度来看,他们所建立的是“汉”国,而不是蜀国。

在后世及一些历史文献中,如《三国志》记载,通常将刘备的政权称为“蜀”或“蜀汉”,原因在于其政权基本在今天四川地区,这一地理位置在古代即为“蜀”地。这种称呼更多的是从地理和行政区划的角度来描述刘备的政权。另外,将刘备的政权称为蜀汉,也有助于在史书中区别于东汉和其他汉称号的政权,如后汉等,以防混淆。

关于“蜀汉”这一双重国号,实际上是后人为了历史记述的方便而采用的一个合成词。在刘备生前,以及他的政权内部文献中,我们并不常见到“蜀汉”这一表述。刘备及其继承者刘禅在对内对外的公文中,依旧使用“汉”作为国号,以示其维护汉室正统的决心和合法性。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对三国历史的官方记载可能为了政治正确和强调晋朝的正统性,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蜀”来称呼刘备的政权,以减少其政权的正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刘备政权国号的理解和记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叫法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政治需求,而刘备的汉国,无疑在他心中和行动上是努力恢复的大汉帝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程普简介

程普简介
程普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他辅佐孙氏三代,是吴国的肱股之臣。程普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后来跟随孙坚征战四方,在宛县、邓县击败了黄巾军。孙坚死后,程普跟随孙策攻破庐江城。

历史上最难评价的皇族

历史上最难评价的皇族
爱新觉罗这个家族是最难评价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有一个亲王是特别的,她的子女里有做汉奸的,有做特工的,还有一个女儿,称作最后的一位清朝格格。先讲讲清朝最后一个格格,她的名字叫金墨玉,也就是爱新觉罗显琦。

清朝官员宁可挨饿,也不吃饱上朝 古人为何那么做?

清朝官员宁可挨饿,也不吃饱上朝 古人为何那么做?
一个原因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吃早饭,再者也是为了在上早朝的时候,能够有效免去小便以及大便的行为,能够有效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雍正的皇后是谁? 雍正帝的原配是纯元皇后吗?

雍正的皇后是谁? 雍正帝的原配是纯元皇后吗?
雍正的皇后有两位,原配的妻子其实就是乌拉那拉氏,这就是纯原的原型。

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为什么会被侄子所杀?

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为什么会被侄子所杀?
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公主一直都在扰乱朝政,而且还妄想着拥有着更高的权力,所以最终才会被自己的侄子杀掉。

薛怀义是谁

薛怀义是谁
薛怀义,原名为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冯小宝原本是洛阳城里买药的小货郎,后被千金公主推荐给武则天成了面首。后来,武则天为了让冯小宝出入方便,让其削发为僧,并改名为薛怀义。

蜀国灭亡后,为何唯独关羽被灭满门呢?

蜀国灭亡后,为何唯独关羽被灭满门呢?
这可能是关羽在为人处事这一方面了解的并不多,比如孙权向关羽求情,关羽根本就没有同意,甚至还说孙权就是一只狗。张飞都知道政治联姻让自己的女儿去嫁给刘禅,但是关羽却一点点都不懂。

八王爷一开始那么厉害最后为何会输给老四呢

八王爷一开始那么厉害最后为何会输给老四呢
清朝康熙帝的晚年,皇室的继承战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权力游戏,各皇子间的竞争激烈异常。在这场战役中,八皇子胤祀(老八)原本实力强劲,却最终败给了看似更为低调的四皇子胤禛(老四)。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是对策略的考量,也是对人性和权力深层次的洞察。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吕布却不能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吕布却不能
吕布的综合武力超过赵云,但是突围能力比不上赵云。当时的赵云正好是巅峰状态,可是吕布已经开始进入到下坡路阶段,而且已经成为一方诸侯的吕布,有了自己心中牵挂的人,必然多了一份儿女情长。

白起战功赫赫,为什么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因为他犯了这个错误

白起战功赫赫,为什么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因为他犯了这个错误
白起最终会被刺死,是因为刚直傲慢,这种也得罪了秦昭襄王。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卷入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所以就成为了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