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历史 > 正文

张纮简介

2019-09-11 17:07:24 匠子生活

张纮字子纲,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

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跟随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前往投靠他,被封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讨丹杨。公元199年,孙策派张纮到许昌给朝廷送奏章,张纮因此被留在许昌担任侍御史。孙策去世后,曹操想趁机讨伐江东,张纮则建议曹操要厚待孙权。孙权即位后,张纮返回江东,担任长史,并随军征讨合肥。每当孙权准备出兵时,张纮便劝谏他要休养生息。后来,张纮建议以秣陵为都城,孙权听从他的意见,迁都秣陵。在返回吴郡接家眷的途中,张纮病逝。

张纮不仅自身颇具才学,且秉性纯正,陈寿评价张纮“文理意正”,恰恰突出了他的才具和品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后来,刘禹锡考上了进士,在三十岁时升到了监察御史,和韩愈、柳宗元成为了好朋友。

福长安是仅次于和珅的贪官,为何没被查办呢?

福长安是仅次于和珅的贪官,为何没被查办呢?
之所以没有被查办,这可能和福长安的姑姑有一定的关系,福长安的姑姑不是别人,也正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结发妻子,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孝贤纯皇后。

战国七雄里的齐国,为何最后才被秦国灭亡

战国七雄里的齐国,为何最后才被秦国灭亡
齐国灭亡,这也并不是因为实力强大,而是因为秦朝的民族政策。秦国第一时间就选择灭掉韩国,这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也同样是因为韩国已经阻挡秦国的步伐。而且武器装备这一方面也会比较精良,根据目前的记载就可以发现韩国如果没有及时被灭亡,必然就会成为心腹大患。

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究竟发生了什么?
正如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一般,历史的车轮滚滚,留下无数前尘往事、断壁残迹,它们或被岁月洗礼、或被尘埃掩埋,但无一例外都是被时间淬炼过的见证。 回首历史,尽管史册浩如烟海,但我国历史却仍旧有着将近1500年的“空窗期”,在这一阶段几乎没有任何史料记录,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朱元璋给功臣发了很多免死金牌 最后他们为何都没有免死

朱元璋给功臣发了很多免死金牌 最后他们为何都没有免死
朱元璋虽然给工程全部都发了功臣金牌,但是上面会有几个字,那就是谋逆不可以免死,而这些被杀之人全部都是谋逆,相信大家在此时就能够知道答案。

吕布三姓家奴的由来

吕布三姓家奴的由来
公元189年,并州刺史丁原很欣赏担任骑都尉的吕布,收其为“义子”。汉灵帝驾崩后,吕布一时利欲熏心,将丁原杀害,并改认董卓为义父。后来,吕布又因贪念貂蝉美貌将董卓杀死。“三姓家奴”便由此而来。

关羽早已绝后

关羽早已绝后
关羽关于绝后的说法最早是出现在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里面,也就是说这本书可以说是裴松之后来改编过的了,里面说的是在蜀汉灭亡之后,庞德的儿子将蜀汉所有关羽的后人全部斩杀,就是为了报前面关于斩杀庞德的仇,但是这一说法却是与陈寿的三国志口径不一。

此人因举报太监而成名(太监很坏)

此人因举报太监而成名(太监很坏)
在清朝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官员,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很清正廉明,但是却不是很出名。这个人就是丁宝桢,丁宝桢在清朝当官员的时候,他的政绩很好,并且为人也确实是一个好官,但是在清朝就是不出名,但是确实有一件事情,让后人都能想到他,就是因为他当时诛杀了一个很坏很坏的太监。

陈友谅说得他必得天下

陈友谅说得他必得天下
元朝末期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战争,名叫洪都之战,这个战争并不像赤壁之战那样出名,虽然它也是以少胜多的战争,但是几乎没人听过。其实这个战争也特别的壮烈,并且不是一般的壮烈

康熙这么厉害,为啥大清科技没能赶超西方?

康熙这么厉害,为啥大清科技没能赶超西方?
康熙虽然很厉害,但是康熙的兴趣一般都只是为自己提供服务,并没有把西学逐渐的推向全国。有人会觉得就是因为康熙如此的封闭保守,所以才会让自己逐渐的从世界中掉队,而且也没有办法走上一个科技强国之路,康熙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样需要承担着较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