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匠子生活 > 生活 > 正文

郑姓的来源和历史有哪些

2022-05-13 13:44:49 匠子生活

郑姓的来源主要有:

1、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的弟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就是郑桓公。公元前375年的时候,郑国被韩国消灭,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国民为了纪念已经消亡的国家,就改姓郑。

2、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武丁的儿子字奠之后,子奠也被尊为称奠侯,因为主持祭奠用酒所以称为这个名字,属于商朝的一个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朝灭了商朝以后,子姓郑国也就没有了,而周代的人就搬迁到了子姓郑国的渭水上游,据考证大约就在今天的陕西宝鸡附近。

3、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的后人。周朝灭掉商朝后,周武王封姜太公的儿子在郑这个地方,称为西郑,就是在今天陕西凤翔县一带,后来西郑被灭以后,为了纪念他,有的国人就称为郑氏。

4、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出自古褒国附庸的地方南郑。韩哀侯灭掉郑国后,一部分逃到陕西西汉中地区,建立南郑,并以国号为氏。

5、源于改姓:

(1)朝鲜族改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2)蒙古族改郑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清中叶以后改为汉姓郑姓。

(3)裕固族改姓:裕固族的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4)哈尼族改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的时候为哈尼族改姓。

(5)满族改郑姓:满族济礼氏、郑佳氏、弼噜氏等改姓汉姓郑姓。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大陆郑姓人口约为936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0.7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广东五虎具体是哪五个

广东五虎具体是哪五个
广东五虎指的是隶属广东队的五个中国男篮球员:杜锋、朱芳雨、易建联、陈江华和王仕鹏。中国男篮队伍“广东队”,因为他们五人的齐聚,斩获CBA冠军超过九次,因此被称为“广东五虎”。CBA联赛也只举办过25个赛季,广东男篮统治了联赛历史近一半的时间,他们几乎横扫了CBA赛场,更在国际赛场打出了名声。

立冬吃饺子在南方还是北方

立冬吃饺子在南方还是北方
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在北方比较普遍一些。立冬吃饺子就是为了“补冬”,为了温暖身体,也有说法是饺子长的像耳朵,立冬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所以,在东北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将话筒输入的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采样频率,转换精度可由程序选择。将处理后的数字波形声音还原为模拟信号声音,经功率放大后输出。可外接MIDI键盘,将弹奏的乐曲以MIDI形式输入计算机内。将计算机处理后的MIDI乐曲经合成器,合成为音乐声音后输出。连接CD-ROM,直接播放出激光唱片的声

蒂芙尼的早餐讲的什么

蒂芙尼的早餐讲的什么
《蒂芙尼的早餐》是由布莱克·爱德华兹执导,奥黛丽·赫本 乔治·佩帕德,马丁·鲍尔萨姆等主演,讲述拜金女霍莉的爱情故事,影片于1961年10月5日在美国上映,是1961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奥黛丽·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在京东上怎么订温泉

在京东上怎么订温泉
首先打开京东点击京东旅行点击当地玩乐,选择景点门票点击温泉滑雪下滑选择需要的温泉,点击加入购物车点击购物车选择对应的项目点击去结算就OK了。

蜻蜓能活多长时间

蜻蜓能活多长时间
蜻蜓的幼虫在水里至少需要经过一年,整个幼虫期所需的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更长的可能会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成虫的寿命只有幼虫的十分之一,一般能存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1、豆腐的寓意是福气安康,豆腐谐音是“都福”、“都富”等,这是广大劳动人民祈求的心愿,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多一些福气;2、豆腐的颜色为白色,而玉也是白色,所以豆腐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寓意年年有余;3、如果把豆腐制作成豆腐丸子,就象征着福气像丸子一样滚着来,而因为豆腐白嫩,所以有“出水芙蓉”的寓意。

侧柏叶是什么树的叶

侧柏叶是什么树的叶
侧柏叶其实就是侧柏树的叶子,同时侧柏叶又是中药名。《本草求真》有写:侧柏叶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侧柏叶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功效。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什么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什么
1、驿站传递;2、用候鸟传递;3、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包子、饼里传递;4、以特殊声音传递;5、用灯光传递;6、用其他记号、摆设等传递。

中国四大发明家的名字

中国四大发明家的名字
造纸术发明者是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毕升,指南针发明者是谁至今依然没有定论,而火药发明者分别为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不过都是疑似发明者。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